life's a struggle.
2016-11-07
2016-11-04
2016-11-02
1 | Bit Operations: |
参考
2016-11-02
redis.conf 配置项说明如下:
-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,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,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
daemonize no -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,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/var/run/redis.pid文件,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
pidfile /var/run/redis.pid - 指定Redis监听端口,默认端口为6379,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,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,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
port 6379 - 绑定的主机地址
bind 127.0.0.1
5.当 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,如果指定为0,表示关闭该功能
timeout 300 -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,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:debug、verbose、notice、warning,默认为verbose
loglevel verbose - 日志记录方式,默认为标准输出,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,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,则日志将会发送给/dev/null
logfile stdout -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,默认数据库为0,可以使用SELECT
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
databases 16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,有多少次更新操作,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,可以多个条件配合
save
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:
save 900 1
save 300 10
save 60 10000
分别表示900秒(15分钟)内有1个更改,300秒(5分钟)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。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,默认为yes,Redis采用LZF压缩,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,可以关闭该选项,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
rdbcompression yes-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,默认值为dump.rdb
dbfilename dump.rdb -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
dir ./ -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,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,在Redis启动时,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
slaveof -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,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
masterauth - 设置Redis连接密码,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,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
命令提供密码,默认关闭
requirepass foobared -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,默认无限制,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,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,表示不作限制。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,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
maxclients 128 -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,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,达到最大内存后,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,当此方法处理 后,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,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,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。Redis新的vm机制,会把Key存放内存,Value会存放在swap区
maxmemory -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,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,如果不开启,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。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,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。默认为no
appendonly no -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,默认为appendonly.aof
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.aof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,共有3个可选值:
no: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(快)
always: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()将数据写到磁盘(慢,安全)
everysec:表示每秒同步一次(折衷,默认值)
appendfsync everysec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,默认值为no,简单的介绍一下,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,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,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(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)
vm-enabled no-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,默认值为/tmp/redis.swap,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
vm-swap-file /tmp/redis.swap - 将所有大于vm-max-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,无论vm-max-memory设置多小,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(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),也就是说,当vm-max-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,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。默认值为0
vm-max-memory 0 -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,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,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,vm-page-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,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,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;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,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,如果不 确定,就使用默认值
vm-page-size 32 -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,由于页表(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)是在放在内存中的,,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。
vm-pages 134217728 -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,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,如果设置为0,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,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。默认值为4
vm-max-threads 4 -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,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,默认为开启
glueoutputbuf yes -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,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
hash-max-zipmap-entries 64
hash-max-zipmap-value 512 -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,默认为开启(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)
activerehashing yes -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,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,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
include /path/to/local.conf
2016-11-01
示例
1 | [Unit] # 基本要素 |
Service
Type
用来说明本服务类型
simple[默认] 不调用
fork
forking 该服务是传统型unix daemon,会调用
fork
PIDFile
指定PID文件绝对路径,当Type=forking时,必须设置此项,systemd通过该文件来追踪服务主进程,以便管理
Restart
指定服务进程自动重启的条件。
- no:默认选项,服务不会被systemd自动重启。
- on-success:当服务进程成功退出后重启(exit code=0,signals SIGHUP, SIGINT, SIGTERM or SIGPIPE, and additionally, 或SuccessExitStatus=选项指定的退出信号)。
- on-failure:服务进程不正常退出时进行重启(exit code 为非0,或被信号中断)。
- on-abnormal:服务进程被信号中断时进行重启。
- no-watchdog:watchdog观测到服务进程过期后重启服务。
- no-abort:进程被未捕获的信号中断时将进行重启。
- always:服务在无论何种情况退出后或者超时时总是重启。
参考
2016-11-01
配置文件目录
/etc/systemd/system/
/usr/lib/systemd/system/
常用命令
重新载入服务(当修过过服务文件后)
systemctl daemon-reload
查看服务状态
systemctl status <service>
查看服务文件
systemctl cat <service>
启动服务
systemctl start <service>
停止服务
systemctl stop <service>
重启
systemctl restart <service>
开机启动
systemctl enable <service>
查看依赖
systemctl list-dependencies <service>
2016-10-28
NULL
在C/C++中,NULL是一个特殊的常量,可以被赋值(隐式转换)给任意指针类型!
在C中,NULL被定义成一个0值常量表达式或者该表达式被转型为
void*
,具体由实现决定
但语法上允许下面用法1
2int *pi1 = 0; // ok
int *pi2 = (void*)0; // ok在C++11之前,32位系统中,NULL被定义成0,64位被定义为0LL,这样在一定场景下会导致歧义!
C++11之后采用
nullptr
,不支持(void*)0
!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int *pi1 = 0; // ok
int *pi2 = (void*)0; // error!
int *pi3 = 1; // error!
void DoSomething(int x);
void DoSomething(char* x);
DoSomething(NULL); // g++ 5.1.0: error: call of overloaded 'DoSomething(NULL)' is ambiguous
std::vector<int*> v(10);
// 模板根据NULL推断类型为long long int,而v对应的却是int*!
std::fill(v.begin(), v.end(), NULL); // error: error: invalid conversion from 'long long int' to 'int*'
void*
在C中,void*
从或者向其他类型指针隐式转换,但在C++中,不允许void*
隐式转换为其他类型指针!
1 | void *pv; |
1 | void *pv; |
为什么C++中采用#define NULL 0
,而不支持#define NULL ((void *)0)
呢?
在C中,假设开发人员知道他们所做的事,允许void*
隐式转换是为了方便程序开发。
而在C++中,为了保证类型安全,不建议使用C中的强制类型转换,以及void*
隐式转换(从语法层禁止!)
因为C++中,为了支持类,多态,类型之间任意转换,是很容易导致错误的!
假设允许void*
隐式转换:
1 | void *pa = new A; |
类似这样的代码不会发出任何警告,而这样的错误定位起来非常麻烦!
参考
- Why must I use a cast to convert from void*?
- 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7016861/why-are-null-pointers-defined-differently-in-c-and-c
- http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/language/conversion#Pointer_conversions
- http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pp/types/NULL
- http://softwareengineering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275712/why-arent-void-s-implicitly-cast-in-c
- C++ 4.10.1
2016-10-28
要点
由编译器在编译阶段解释该语法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template<class _E>
class initializer_list
{
public:
typedef _E value_type;
typedef const _E& reference;
typedef const _E& const_reference;
typedef size_t size_type;
typedef const _E* iterator;
typedef const _E* const_iterator;
private:
iterator _M_array;
size_type _M_len;
// The compiler can call a private constructor.
constexpr initializer_list(const_iterator __a, size_type __l)
: _M_array(__a), _M_len(__l) { }拷贝该对象,并不会复制底层数据,因为是通过指针引用的!
可以用来定义构造函数(初始化列表构造函数)
myclass(initializer_list<int>);
可以用来初始化STL,因为C++11之后,STL类增加了初始化列表构造函数
1
2
3
4
5
6vector(initializer_list<value_type> __l,
const allocator_type& __a = allocator_type())
: _Base(__a)
{
_M_range_initialize(__l.begin(), __l.end(),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());
}
参考
2016-10-27
不要求tty
sudo vi /etc/sudoers Defaults requiretty`=>`Defaults !requiretty
2016-10-27
关闭guest自动与host校时
sudo systemctl status vboxadd-service